近年来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在省、市农业综合开发部门的精心指导下,吉安县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,着力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,促进农民增收,取得了“稳粮保供给,增收惠民生,强基增后劲”的良好效果。
一、主要成效
(一)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。2014年,我县投入财政资金1513.4万元,建设了安塘乡淡江垅、油田镇七里垅2个高标准农田项目,面积1.19万亩。项目建成后,预计可新增优质粮食生产能力146.04万公斤、油料5.96万公斤。达到了“储粮于田”、“藏粮于田”的宏观目标。
(二)加快了现代农业进程。一是通过配套田间工程,项目区机耕率达到100%;二是为土地流转、规模化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;三是通过技术培训、推广太阳能杀虫灯等科技措施,项目区农民科技意识明显增强。
(三)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,一方面改善了生产条件,土地产出率上去了,种田成本下来了,一上一下,农民收益增加了;另一方面可实行机械化作业全覆盖,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可以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,农民创收的门路更多了。
二、主要体会
(一)狠抓一个“严”字。严把立项关,做到“四个不列项”:已列入城镇规划建设的农田不立项,土地矛盾纠纷多的农田不列项,当地干部群众积极性不高的不列项,没有群众签字认可的调田方案不列项。今天上午看到的淡江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,就是因其他乡镇干部群众积极性不高、农田又在镇规划区内而调整过来的。严定规矩,这几年,县里出台了一系列的项目工程管理办法,对标前评审、实施监管等环节都作了明确规定,用制度来管人、用制度来管事,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。
(二)做到一个“实”字。实干成事。坐在办公室遥控指挥绝对管不好项目,只有深入项目区才能了解到群众的需求,只有深入项目区才能倾听到群众的诉求,唯有如此才能管得好项目。近些年,项目一开工,我们就要求农业开发办下派工作组,自带被子进驻项目区,与老百姓同吃、同住,白天查水路通不通、田块整得平不平、工程质量好不好,晚上走家串户,倾听群众意见,不断改进工作。只有做到平时的操心,才能换来调田时的省心;只有做到与群众贴心,才不会出现群众上访时的揪心。要建成一个合格的高标准农田项目,仅凭农业开发办还不够,我们注重发挥项目区乡镇党委、政府和项目村“两委”的作用,抱团建设高标准农田。淡江垅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期间,安塘乡党委、政府做到了早介入,及时派出得力干部抓协调,淡江村支部和村委会干部做到了重参与,主动协助农业开发办查问题、找不足,形成了一股齐抓共管项目的良好氛围。
(三)讲究一个“细”字。细节决定成败。高标准农田项目面积大、水路长、地形复杂,一个小小的进水口未设置、一个高程数据搞错,都有可能影响到一大片农田灌溉问题,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细致的工作,做到主动现场排查、及时修正错误,群众反映的问题马上现场核查、及时纠正错误,把所有问题解决在群众调田到户之前。
(四)彰显一个“特”字。特色出于创新。我县在全市农业综合开发系统做到了“三个率先”。 一是率先推行“凹型砖”新型建筑材料。为了主动适应新常态,近两年,在工程配套建设中,凡是能用预制构件的就不用块石现砌和混凝土现浇。经实践检验,使用“凹型砖”新型材料,建设工效快,既可以减轻时间短、任务重的压力,又便于质量监管,更美观实用。二是率先对通村机耕路、主要机耕路进行硬化。2014年,在淡江垅修建了1.5公里水泥路。三是率先在高标准农田区域推广使用太阳能杀虫灯。由当初的10盏,增加到现在最多时的100盏。安装太阳能杀虫灯后,农民一年要少打5到6次农药,既节省了种田成本,又生产出了放心粮食。
三、下步打算
尽管我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做了一些工作,也取得了一点成绩,但离上级农发办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,与兄弟县市区相比还有许多不足,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,坚持高起点、高标准、严要求,认真抓好2015年度油田镇高标准农田的设计工作,在武吉高速通道旁,打造好吉安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的新形象!